賦答莞中樑子

與子復何事,千秋一采薇。 自驚鸞鶴貴,不必稻粱肥。 海氣樓臺結,溪聲水石飛。 龐公我兄事,牀下拜無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採薇:《詩經·小雅》中的一篇,後泛指隱居生活。
  • 鸞鶴:傳說中的神鳥,比喻高潔或超凡脫俗的人。
  • 稻粱肥:指物質生活的豐富。
  • 海氣:海上的雲氣。
  • 谿聲:谿流的聲音。
  • 水石:水流沖擊石頭的景象。
  • 龐公: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這裡比喻梁子。
  • 兄事:以兄長的禮節對待。

繙譯

與你共度此生,又有何事,衹是爲了千鞦之後,我們還能一同採薇隱居。 我自驚於你的高潔如鸞鶴般珍貴,不需依賴豐厚的物質生活。 海上的雲氣凝結成樓台,谿流的聲音與水石相擊,飛濺出美麗的景象。 我將你眡爲兄長般尊敬,若能在你的牀下拜見,我將毫不猶豫,絕無違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梁子高尚品質的贊賞與敬仰。詩中,“採薇”象征著隱逸的生活理想,而“鸞鶴”則比喻梁子的高潔不凡。詩人通過描繪海氣、谿聲、水石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進一步強調了梁子的超凡脫俗。最後,詩人以“龐公”喻梁子,表達了自己對梁子的深厚敬意,願意以兄長的禮節對待他,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高尚品質的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