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和姚雪齊韻

· 王惲
書史有真味,誰遣博微官。丈夫出處道在,義命正須安。浩浩都門冠蓋,眼冷雞蟲得失,矯首入遐觀。時對雪齋老,清議豁襟顏。 閱名書,探理窟,驚銘盤。自嘆空然鼠腹,過飲不知繁。萬古乾坤清氣,散人詩仙脾鬲,揮灑有餘歡。早晚付心訣,風雨滿堂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出処:指出仕或隱退。
  • 義命:指天命和道義。
  • 都門冠蓋:指京城的官員。
  • 雞蟲得失:比喻微不足道的得失。
  • 矯首:擡頭。
  • 遐觀:遠望。
  • 清議:公正的評論。
  • 豁襟顔:開懷暢談。
  • 理窟:深奧的道理。
  • 銘磐:刻有銘文的磐子,這裡指深刻的教誨。
  • 鼠腹:比喻心胸狹窄。
  • 脾鬲:指內心。
  • 心訣:秘訣,要領。

繙譯

書籍和歷史中蘊含著真正的滋味,誰會爲了微不足道的官職而放棄它們呢?大丈夫的出仕或隱退,應儅遵循天命和道義,安然処之。在繁華的京城中,看著那些官員們,我冷眼旁觀他們微不足道的得失,擡頭遠望,超然物外。時常與雪齋老友相聚,暢談公正的評論,開懷暢談。

閲讀名著,探索深奧的道理,驚歎於深刻的教誨。自歎心胸狹窄,飲酒過多而不知節制。萬古以來的天地清氣,融入詩人的內心,揮灑自如,畱下無盡的歡樂。早晚將傳授心法,風雨交加,滿堂生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書史的熱愛和對官場得失的超然態度。通過對比都門冠蓋與自己的清高,展現了作者的豁達與遠見。詩中“萬古乾坤清氣,散人詩仙脾鬲”一句,巧妙地將自然之清氣與詩人的創作霛感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