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盧綸
天樂下天中,雲輧儼在空。 鉛黃豔河漢,笑語合笙鏞。 已見長隨鳳,仍聞不避熊。 君王親試舞,閶闔靜無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樂:天上的音樂。
  • 雲輧(yún píng):雲中的車輛,指神仙所乘的車輛。
  • 鉛黃:指天上的星辰,這裡比喻皇帝的宮殿。
  • 河漢:銀河。
  • 笙鏞(shēng yōng):古代的兩種樂器,這裡泛指音樂。
  • 長隨鳳:指皇帝的儀仗隊。
  • 不避熊:指皇帝的威嚴,連熊也不敢靠近。
  • 閶闔(chāng hé):神話中的天門。

繙譯

天上的音樂從天而降,雲中的車輛莊嚴地懸浮在空中。 宮殿的煇煌如同銀河般絢爛,歡聲笑語與笙鏞的音樂交織。 已經看到皇帝的儀仗隊如鳳凰般莊嚴,還聽說他的威嚴連熊也不敢靠近。 君王親自嘗試舞蹈,天門之內靜謐無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的威嚴與神聖。通過天樂、雲輧、鉛黃等意象,詩人營造了一個超凡脫俗的皇家氛圍。詩中“長隨鳳”和“不避熊”形象地表達了皇帝的尊貴與威嚴。結尾的“閶闔靜無風”則進一步以天門的靜謐來象征皇帝的統治穩固,天下太平。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唐代皇帝的至高無上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