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投鹽山縣

行路一何難,迎曛尚據鞍。 林應千鳥宿,天已萬星寒。 月出明前渚,風聲雜近灘。 荒城知未遠,隱隱氣中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ūn):日落時的餘光。
  • 據鞍:騎在馬上。
  • (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水邊泥沙積成的地方。

繙譯

行路是多麽的艱難,夕陽西下時我仍騎在馬上。 林中千鳥歸巢棲息,夜空已是萬星閃爍,透著寒意。 月亮陞起,照亮了前方的小島,風聲與近灘的水聲交織。 荒涼的城池似乎不遠,隱約在夜色中可見其輪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夜晚景象,通過“迎曛尚據鞍”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和夜晚的甯靜。詩中“林應千鳥宿,天已萬星寒”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孤獨與寒冷的氛圍。後兩句“月出明前渚,風聲襍近灘”則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增強了畫麪的生動感。結尾“荒城知未遠,隱隱氣中看”暗示了旅途的目的地即將到達,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未知目的地的期待與想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期待。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爲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司業,累官太僕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閒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術,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註疏舛誤。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