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羈旅行
十日一理髮,每梳飛旅塵。
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
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
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
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旅:(jī lǚ)指長期寄居他鄉。
- 理髮:梳理頭髮。
- 旅塵:旅途中的塵土。
- 三旬九過飲:指一個月中只有九次飲酒的機會。
- 舊貧:原有的貧困。
- 及時:適時,合時宜。
- 失名:失去名聲,不被重視。
- 得意:指有所成就,得到滿足。
- 直木:直的樹木。
- 恬翼:(tián yì)安靜的鳥翼,比喻安靜不受打擾的狀態。
- 躁鱗:(zào lín)指水中的魚,躁動不安。
- 喧競場:喧囂爭鬥的地方。
- 野策:在野外行走。
- 薇蕨:(wēi jué)一種野菜。
- 潛歌:低聲唱歌。
- 歸去來:指歸隱。
- 事外:世俗之外。
翻譯
每十天梳理一次頭髮,每次梳頭都飛揚着旅途的塵土。 一個月中只有九次飲酒的機會,每頓飯都是舊日的貧困。 世間萬物都適時生長,唯獨我感覺不到春天的到來。 失去了名聲,誰還會來拜訪我;一旦有所成就,人們爭相親近。 直立的樹木上有安靜的鳥翼,平靜的水流中沒有躁動的魚。 我才知道,喧囂爭鬥的地方,不適合君子的居住。 在野外輕步行走,藤竹輕巧,山中的蔬菜薇蕨新鮮。 我低聲唱着歸隱的歌,世俗之外的風景纔是真實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孟郊在長安的羈旅生活,表達了他對世俗喧囂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對比自己在長安的生活與自然的狀態,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名利的淡漠。詩人通過對「直木」與「恬翼」、「靜流」與「躁鱗」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對寧靜生活的渴望。最後,詩人以「潛歌歸去來」結束全詩,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