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竇拾遺秋日見呈

孤城永巷時相見,衰柳閒門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闕,猶憐殘菊在陶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池。
  • 永巷:古代宮中的長巷,用來幽禁有罪的宮女或妃嬪。
  • 衰柳:枯萎的柳樹。
  • 閒門:空閒的門戶,指無人居住的房屋。
  • 近臣:親近的臣子,指皇帝身邊的親信。
  •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樓,常用作朝廷的代稱。
  • 殘菊:凋謝未落的菊花。
  • 陶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家,因其愛菊,故常用來代指菊花。

翻譯

在孤立的城池和幽深的永巷中,我們時常相見, 枯萎的柳樹下,空閒的門戶旁,日頭已斜。 想要送你這位近臣前往朝廷, 卻仍憐惜那殘存的菊花,彷彿還在陶淵明的家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孤寂的景象,通過「孤城」、「永巷」、「衰柳」和「閒門」等意象,傳達出一種蕭瑟和淒涼的氛圍。詩中「欲送近臣朝魏闕」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願,而「猶憐殘菊在陶家」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留戀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深情。

皇甫曾

唐安定人,字孝常。皇甫冉弟。玄宗天寶間進士。歷侍御史。後坐事貶舒州司馬,移陽翟令。工詩,出王維之門,詩名與兄相上下。有詩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