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

· 孟郊
巴山上峽重複重,陽臺碧峭十二峯。 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溼豔姿,行雲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鼓吹曲辭:古代的一種音樂形式,常用於軍樂或宴樂。
  • 巫山: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以巫山十二峯著名,傳說中的神女峯即在此。
  • 巴山:泛指四川一帶的山。
  • 上峽:指巫山的上游峽谷。
  • 重複重:形容山勢連綿,重巒疊嶂。
  • 陽臺:傳說中神女出現的地方。
  • 碧峭:形容山峯青翠而陡峭。
  • 十二峯:巫山著名的十二座山峯。
  • 荊王:指楚懷王,傳說他在巫山夢見神女。
  • 暮雨:傍晚的雨。
  • 高丘:指巫山的高處。
  • 神女:巫山神女,傳說中的仙女。
  • 輕紅流煙:形容神女輕盈飄逸,如煙如霧。
  • 溼豔姿:溼潤而美麗的姿態。
  • 行雲:形容神女如雲般飄動。
  • 明星稀:夜空中星星稀少,形容夜深。
  • 目極魂斷:形容極目遠望,心神俱斷。
  • 猿啼:猿猴的叫聲。
  • 淚沾衣:淚水沾溼了衣服。

翻譯

巴山山脈重巒疊嶂,巫山上游的峽谷深邃,陽臺之上,十二座碧綠陡峭的山峯屹立。荊王在狩獵時偶遇傍晚的雨,夜晚在高高的山丘上夢見了神女。神女輕盈如煙,帶着溼潤的美麗姿態,如行雲般飛去,夜空中的星星稀疏。極目遠望,心神俱斷,再也看不見神女的身影,只聽到猿猴的哀啼,三聲之後,淚水已沾溼了衣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巫山的壯美景色和神女的傳說,通過荊王夢見神女的情節,展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神話的交融。詩中「輕紅流煙溼豔姿」一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神女的美麗與飄逸,而「猿啼三聲淚沾衣」則表達了深深的哀愁與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佳作。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