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山人歸天台
客有思天台,東行路超忽。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
今遊方厭楚,昨夢先歸越。
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
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
詩人多見重,官燭未曾然。
興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橋如可度,攜手弄雲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超忽:遙遠的樣子。
- 浦陽:地名,位於今浙江省。
- 秉燭歡:指夜晚的歡樂。
- 剖竹:古代官員任命時,會剖開竹簡,一半留給朝廷,一半給官員,作爲憑證。
- 赤城:山名,位於天台山脈中。
- 然:同「燃」。
- 登山屐:登山時穿的鞋子。
- 泛海船:航海的船隻。
- 石橋:指傳說中的天台山石橋,是通往仙境的橋樑。
翻譯
客人思念着天台山,向東行去路途遙遠。 浙江的秋潮已落,浦陽的沙灘在月光下明亮。 現在遊覽楚地已感到厭倦,昨夜夢中卻先回到了越地。 讓我們盡情享受夜晚的歡樂,不要推辭清晨的出發。 我家的小阮非常賢能,被任命在赤城邊剖竹爲官。 詩人們多受重視,但官府的蠟燭未曾點燃。 興致引導我們穿上登山鞋,情感催促我們乘上海船。 如果石橋可以渡過,我願與你攜手在雲煙中游玩。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友人楊山人歸天台山時所作。詩中,李白通過對天台山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深情告別,展現了他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描繪了浙江秋天的美景,而「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則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最後,李白以「石橋如可度,攜手弄雲煙」表達了對未來相聚的美好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