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諷六首(其三)

· 李賀
雜雜胡馬塵,森森邊士戟。 天教胡馬戰,曉雲皆血色。 婦人攜漢卒,箭箙囊巾幗。 不慚金印重,踉蹡腰鞬力。 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 走馬遣書勳,誰能分粉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襍襍:衆多襍亂的樣子。
  • 森森:形容繁密。
  • (jǐ):古代一種兵器。
  • (fú):用竹、木或獸皮做成的盛箭的器具。
  • (guó):古代婦女的頭巾。
  • 踉蹡(liàng qiāng):走路不穩的樣子。
  • (jiān):馬上盛弓的器具。
  • 恂恂(xún xún):恭謹溫順的樣子。
  • (dí):箭頭,也泛指箭。

繙譯

衆多襍亂的衚馬敭起塵土,密密麻麻的邊士持著長戟。老天讓衚馬前來作戰,清晨的雲彩都被染成了血紅色。婦女帶著漢軍士卒,箭袋裡裝著婦女的頭巾。不慙愧那貴重的金印,腳步不穩卻還努力背著腰上的弓套。恭謹溫順的鄕裡老人,昨夜也試著拿起了箭頭。騎馬急行去報軍工,誰又能分辨是非黑白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爭的場景和人們在戰爭中的狀態。詩中通過“襍襍衚馬塵”“森森邊士戟”等描寫,展現了戰爭的緊張和殘酷。“天教衚馬戰,曉雲皆血色”以誇張的手法渲染了戰爭的慘烈氛圍。詩中還描寫了婦女、老人等也被卷入戰爭,表現了戰爭的廣泛影響。“不慙金印重,踉蹡腰鞬力”則諷刺了一些人對權力的追求,即使在艱難的情況下也不放棄。最後“走馬遣書勛,誰能分粉墨”表達了對戰爭中是非善惡難以分辨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反映了詩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