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題十七首

· 張弼
吳淞江口海之堧,聞說留侯世業傳。 屯戍孤城無百雉,延師黌舍有三鱣。 晴沙自葺袁崧壘,曲埼誰維呂政船。 帖帖鯨波無個事,高歌長劍倚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淞江口:位於今上海市北部,黃浦江的支流。
  • 海之堧(ruán):海邊的空地。
  • 留侯:指漢代張良,封留侯。
  • 屯戍:駐防。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百雉(zhì):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爲一雉。
  • 黌(hóng)舍:學校。
  • 三鱣(zhān):古代傳說中的魚名,比喻有學問的人。
  • 晴沙:晴朗的沙灘。
  • 袁崧壘:袁崧所築的堡壘。
  • 曲埼(qí):彎曲的堤岸。
  • 呂政船:呂政所造的船。
  • 帖帖:平靜的樣子。
  • 鯨波:巨浪。
  • 長劍倚青天:形容志向高遠。

翻譯

在吳淞江口的海邊空地上,聽說留侯張良的世代業績在此傳承。 駐守的孤城中城牆不足百雉,而學校裏卻有三鱣這樣的學者。 晴朗的沙灘上,人們自行修葺着袁崧的堡壘;彎曲的堤岸邊,誰在維繫着呂政的船隻。 平靜的海面上無事可做,我高歌一曲,長劍倚天,志向高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淞江口海邊的景象,通過對比孤城的簡陋與學校的繁榮,以及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傳承與個人志向的思考。詩中「長劍倚青天」一句,形象地展現了作者高遠的志向和豪邁的情懷,體現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風貌。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