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丁戊山人二首

昔從蕭寺接風流,把酒相看賦遠遊。 海上十年還浪跡,山中一別復驚秋。 野煙細繞盧敖杖,夜雪難乘剡曲舟。 空寄詩篇慰岑寂,知君心爲白雲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寺:指佛寺。
  • 風流:這裏指才華橫溢的風雅之事。
  • 把酒:舉杯飲酒。
  • 賦遠遊:作詩吟詠遠行之事。
  • 浪跡:漫無目的地遊蕩。
  • 驚秋:因秋天的到來而感到驚訝或惆悵。
  • 盧敖杖:傳說中仙人盧敖所用的杖,這裏指仙人或隱士的杖。
  • 剡曲舟:指剡溪(在今浙江嵊州)上的小舟,這裏泛指舟船。
  • 岑寂:孤寂,寂靜。
  • 白雲留:比喻隱居或超脫塵世的生活。

翻譯

曾經在佛寺與你相聚,共同享受才華橫溢的風雅時光,舉杯對飲,吟詠遠行的詩篇。海上漂泊十年,依舊漫無目的,山中一別後,再次驚訝於秋天的到來。野外的煙霧輕輕繞過隱士的杖,夜間的雪卻難以乘舟前行。只能通過寄送詩篇來慰藉我的孤寂,知道你的心意是爲了那超脫塵世的白雲而停留。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與友人在佛寺中相聚的美好回憶,以及對友人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自己的孤獨感。詩中通過「蕭寺」、「風流」、「把酒」等詞語描繪了往昔的歡樂時光,而「海上十年」、「山中一別」則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惆悵。後兩句以「盧敖杖」和「剡曲舟」爲象徵,暗示了隱逸生活的艱難與超脫,最後以「白雲留」作結,表達了對友人隱居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