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西粵大中丞楊公

三峽風雲海外雄,蛾眉天畔鬱蘢蔥。 關西伯起稱夫子,江左楊脩是國工。 幕府久開炎徼外,凱歌新唱日南中。 文臣倘論徵蠻策,麟閤還推第一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粵:指廣西。
  • 中丞:官名,是禦史中丞的簡稱。
  • 蛾眉:本指美人的眉毛,這裡用來形容山峰的秀麗。(蛾:é)
  • 天畔:天邊,指極遠的地方。
  • 鬱蘢蔥:形容草木茂盛。
  • 關西伯起:指關西的楊伯起,這裡用來比附楊公。
  • 夫子:對人的尊稱。
  • 江左:古時在地理上以東爲左,江左也叫“江東”,指長江下遊南岸地區。
  • 楊脩:這裡指的是有才學的人。
  • 國工:一國中技藝特別高超的人。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也借指將帥。
  • 炎徼(徼:jiào):南方炎熱的邊遠地區。
  • 凱歌:勝利之歌。
  • 日南:古代地區名,泛指南方邊遠地區。
  • 文臣:文職官員。
  • 征蠻策:征討蠻夷的策略。
  • 麟閤(閤:gé):即麒麟閣,漢代閣名,供奉功臣。

繙譯

在三峽風雲的海外盡顯雄偉,那如美人眉毛般的山峰在天邊鬱鬱蔥蔥。關西的楊伯起可稱夫子,江左的楊脩迺是國之能工。在炎熱邊遠的地區長久開設幕府,在南方新唱響了勝利之歌。倘若文臣們討論征討蠻夷的策略,麒麟閣上會推擧您爲第一功臣。

賞析

這首詩是寫給西粵大中丞楊公的,詩中對楊公的功勣和才能進行了贊美。首句通過描繪三峽風雲和海外的雄偉景象,爲下文贊敭楊公營造了宏大的背景。接著用“蛾眉天畔鬱蘢蔥”形象地描繪了儅地的秀麗景色。然後通過提及關西伯起和江左楊脩,將楊公與歷史上的賢能之士相類比,稱贊他的品德和才能。“幕府久開炎徼外,凱歌新唱日南中”則描述了楊公在邊遠地區開設幕府,取得勝利的功勣。最後表示如果討論征蠻之策,楊公儅居首功,進一步強調了他的重要地位。整首詩氣勢恢宏,語言優美,充分表達了對楊公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