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禁(jīn):承受,忍受。
- 湍(tuān):急流,急流的水。
翻譯
南園裏的竹筍得以存活生長,如今已新長成數百竿竹子。不知哪一年能修通一條小路,好讓常常有客人前來觀賞。 露水沾溼了厚厚的坐席,煙霧般的竹梢輕拂着小帽。風聲和着湍急的水流聲,聽起來不真切,何況這裏又靠近江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園新竹的景象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與友人共酌的情景。詩的前兩句寫南園竹筍長成新竹,數量衆多,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接下來兩句表達了對未來能有更多人來欣賞這美景的期待。「露葉沾重席,煙梢拂小冠」,細膩地描寫了環境的溼潤和竹子的姿態,讓人感受到一種清幽的氛圍。最後兩句寫風聲和水流聲交織,增添了環境的動態感,同時也點明瞭此地靠近江岸的位置特點。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寧靜、閒適的情感。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過順流口尋歸舟不見留寄曠伯逵 》 —— [ 明 ] 劉崧
- 《 投老歸田承敬則陳兄有詩見寄依韻奉答 》 —— [ 明 ] 劉崧
- 《 重遊長興寺 》 —— [ 明 ] 劉崧
- 《 春暮承劉子禮枉顧喜聆近作賦此奉酬 》 —— [ 明 ] 劉崧
- 《 五月十九日夜同蔣起居注楊主事宋給事中宴劉起居千步廊之寓直 》 —— [ 明 ] 劉崧
- 《 寄題會昌陳氏近村小隱 》 —— [ 明 ] 劉崧
- 《 雲亭蕭氏園池雜興次韻四首 》 —— [ 明 ] 劉崧
- 《 寒夜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