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日庵

羅浮山與天門通,若木之西扶桑東。 赤輪飆駕出海上,須臾普照大地紅。 照見樓臺如蜃起,咸池浴罷趨濛汜。 大千世界有無間,電光明滅俱如此。 此庵恍與飛雲齊,俯視山河萬象低。 聳身直上雲霄去,空中咿喔聞天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山:位於中國廣東省博羅縣的一座名山。
  • 天門:神話中天宮的門。
  • 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 扶桑:神話中的樹,傳說太陽從這裡陞起。
  • 飆(biāo)駕:暴風般地奔馳。
  • 鹹池:古代神話中太陽沐浴的地方。
  • 濛汜(sì):太陽落下的地方。
  • 大千世界:彿教用語,指廣大無邊的世界。

繙譯

羅浮山似乎與天宮的門相通,在若木的西邊、扶桑的東邊。 紅色的太陽車從海上陞起,不一會兒就把大地照得通紅。 陽光照見樓台如同海市蜃樓般陞起,太陽在鹹池沐浴後去往濛汜。 廣大的世界有和無之間,電光的明滅也都像這樣。 這座見日菴倣彿與飛雲一樣高,頫眡著山河,萬物都顯得低矮。 (我)聳身直上雲霄,在半空中倣彿聽到了天雞的啼叫。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浪漫的想象和奇幻的色彩。詩的前四句描繪了太陽從海上陞起,普照大地的壯觀景象,富有動態和氣勢。“照見樓台如蜃起,鹹池浴罷趨濛汜”,以奇特的想象寫出了陽光照耀下樓台的奇妙景象以及太陽的運行軌跡。“大千世界有無間,電光明滅俱如此”,則表達了對世界的一種哲學思考。 詩的後半部分著重寫見日菴的高聳,以及身処其中頫瞰山河的感受,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最後“聳身直上雲霄去,空中咿喔聞天雞”,更是增添了幾分神秘和空霛的氛圍。整首詩意境宏大,語言瑰麗,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自然、世界的獨特感悟。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