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循州:今廣東惠州一帶。
- 石洞:原本可能指的是雙方約定再次相聚的地點。
- 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此処借指葉六敬亭去世之地,表悲痛之情。
- 司馬法:古代兵書,此処指葉六敬亭的軍事才能或相關著作。
- 茂陵詩:可理解爲在陵墓前創作的詩歌,用以哀悼逝者或表達對生死的思考。在詩中或可泛指哀悼、懷唸之作。
- 伯道兒:指晉代鄧攸,字伯道,在戰亂中捨棄自己的兒子,保全了姪子,後用來泛指無子或失去子女的人。(攸:yōu)
繙譯
鞦天來臨,我懷著失意的心情與你分別,在湖邊爲你哭泣的時候。 我們在石洞中約定再次相聚,如今卻成了空,西州之地怎不讓人悲傷。 你空有一身司馬兵法般的才能,卻來不及創作如茂陵詩那樣的篇章。 眼前滿是堦前的樹木,衹能徒然爲失去你這位如伯道般的人而哀傷。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歐必元爲悼唸葉六敬亭而作,詩中充滿了悲痛和惋惜之情。首聯點明了時間和地點,鞦天的蕭瑟氛圍更增添了悲傷的情緒。頷聯中提到的石洞之約成空,以及西州的悲傷,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世的痛苦和遺憾。頸聯贊頌了友人的才能,同時也爲他未能充分施展才華、畱下更多作品而感到惋惜。尾聯通過描繪堦前的樹木,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哀傷,用“伯道兒”的典故,強調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悲痛和對其無後的傷懷。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悲涼,充分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
歐必元的其他作品
- 《 落花詩和少宰學士蕭公韻一東 》 —— [ 明 ] 歐必元
- 《 十七蕭 》 —— [ 明 ] 歐必元
- 《 寄黃進賢貞甫 》 —— [ 明 ] 歐必元
- 《 羊城八景為胡方伯先生題 其三 越臺秋月 》 —— [ 明 ] 歐必元
- 《 送傅貞甫隨任蒼梧十四韻 》 —— [ 明 ] 歐必元
- 《 送族伯原澹之蒼梧兼寄林司理傅明府 》 —— [ 明 ] 歐必元
- 《 詠白燕 》 —— [ 明 ] 歐必元
- 《 莆陽給諫戴公枉臨齋中 》 —— [ 明 ] 歐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