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雲:形容山色青翠如雲。
- 香拆泥封:指打開封存的美酒。
- 碧醪:綠色的美酒。
- 仙洞:比喻幽靜的居所。
- 蒼玉珮:指仙人或高雅之士的珮飾。
- 賓筵:宴請賓客的筵蓆。
- 紫羅袍:高官的服飾。
- 王化:帝王的教化。
- 麟趾:麒麟的腳,比喻賢才。
- 朝家:朝廷。
- 聚鳳毛:比喻聚集賢才。
- 廣文:指廣博的文化知識。
- 山齋:山中的書齋。
- 蕭騷:風吹松竹的聲音。
繙譯
步入南屏山,山色青翠如雲,高聳入雲。打開封存的美酒,香氣四溢,讓人陶醉於綠色的美酒之中。仙洞中傳來緩慢的聲響,倣彿是蒼玉珮的叮咚,賓客筵蓆上光彩奪目,紫羅袍閃耀著光芒。幸逢帝王的教化,歌頌賢才如麒麟之腳,正值朝廷聚集賢才之時。相比之下,廣博的文化知識卻顯得冷清,山中的書齋裡,衹有松竹在風中蕭騷作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遠覜的景象,通過“翠雲”、“碧醪”等意象展現了山色的青翠和美酒的誘人。詩中“仙洞聲遲”與“賓筵光動”形成對比,表達了幽靜與繁華的不同境界。後兩句則通過“王化歌麟趾”與“朝家聚鳳毛”展現了朝廷的繁榮與對賢才的重眡,而“廣文官獨冷”則透露出對文化知識冷落的感慨,結尾的“山齋松竹聽蕭騷”則以自然之聲寄托了詩人的超然情懷。
鄭真的其他作品
- 《 瑞州蕭彥良久客寧夏既歸省母則其妻已死遂攜子以行其妻弟喻孟良求詩以贈 》 —— [ 明 ] 鄭真
- 《 洪武十九年夏五月不雨廣信郡太守番禺彭公推府靈臺李公率所屬及父老民人禱於羣祠祝詞甫畢甘雨隨至三日之間四 》 —— [ 明 ] 鄭真
- 《 遣懷示兒復升 》 —— [ 明 ] 鄭真
- 《 詠菊枕用吳先生韻 》 —— [ 明 ] 鄭真
- 《 上清何伯度爲兒子畫林塘讀書處 》 —— [ 明 ] 鄭真
- 《 嘉禾崔彥齡以母在瓊州陳詞通政司啓東宮報可徒步奉迎過廣信寓宿數日作詩以贈 》 —— [ 明 ] 鄭真
- 《 答潁上朱訓導明仲先生 》 —— [ 明 ] 鄭真
- 《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 —— [ 明 ] 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