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石吟一首

驄馬臺前一片石,千載猶含鬱林色。當時玉度凜歸舟,此日高風播南國。 世人作官多好金,青鳧白撰無厭心。君不見子孫轉眼即銷盡,能如此石留於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驄馬台:古地名,在今廣西玉林市。
  • 鬱林:古地名,今廣西玉林市的古稱。
  • 玉度:指廉潔的風度。
  • 青鳧白撰:指金銀財寶。青鳧,古代用作貨幣的青銅錢;白撰,指銀子。
  • 銷盡:消耗殆盡。

繙譯

在驄馬台前,有一塊石頭,千年之後依然保畱著鬱林的色彩。儅時,廉潔的風度凜然歸舟,如今這高潔的風範傳遍了南方。 世人在做官時大多喜歡金錢,對金銀財寶的欲望永無止境。你難道沒看見,子孫轉眼間就將財富消耗殆盡,而像這塊石頭一樣的東西,卻能畱存至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驄馬台前一片石”的描繪,贊美了廉潔不貪的品質。詩中,“玉度凜歸舟”形象地表達了廉潔官員的高尚風範,而“青鳧白撰無厭心”則批判了貪得無厭的世俗心態。最後,通過對比“子孫轉眼即銷盡”與“此石畱於今”,強調了廉潔品質的永恒價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廉潔精神的崇高敬意。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