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弋陽杜知縣孔傳

· 鄭真
名家奕世一經傳,嗣續今逢百里賢。 夢草石牀過夜半,種花山縣及春妍。 耕桑滿野躬親勸,圖籍充庭手自編。 笑我異鄉同作客,一樽試與話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奕世:累世,代代。
  • 嗣續:繼承。
  • 夢草:傳說中的一種草,據說懷之可以夢見與亡者相見。這裏可能指杜知縣有才學,如夢草般神奇。
  • 石牀:石頭做的牀,這裏可能指杜知縣清廉,生活簡樸。
  • 種花:這裏指杜知縣在山縣中推廣種植花卉,美化環境。
  • 山縣:指縣城。
  • 春妍:春天的美麗。
  • 耕桑:耕種和養蠶,泛指農業生產。
  • 圖籍:圖書和戶籍,這裏指杜知縣管理的地方文獻和戶籍資料。
  • 充庭:充滿庭院,形容文獻和戶籍資料豐富。
  • 手自編:親手編纂。
  • 異鄉:外地,他鄉。
  • 一樽:一杯酒。
  • 試與:嘗試與。
  • 話朝天:聊天,暢談。

翻譯

名門世家代代相傳,如今迎來了繼承家業的百里之才。在石牀上夢見草,夜半時分,種花美化山縣,迎接春天的美麗。滿野耕桑,親自勸導百姓,圖籍資料充滿庭院,都是親手編纂。笑我在異鄉與你同爲客,一杯酒,嘗試與你暢談天下事。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杜知縣的才華和政績,通過「夢草石牀」和「種花山縣」等意象,描繪了杜知縣清廉、有才的形象。詩中「耕桑滿野躬親勸,圖籍充庭手自編」展現了杜知縣勤政愛民、治理有方的政績。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與杜知縣在異鄉相遇的喜悅,以及對暢談天下事的期待。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