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郎中溫叔山房

· 謝榛
早辭京國風塵倦,爲愛山房泉壑重。 移榻夜深垂萬象,登臺秋迥出千峯。 獨蹲斑虎雲邊石,半隱蒼龍雪後鬆。 燈下思君見奇絕,忽驚春夢戍樓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國(jīng guó):京城,國都。
  • 塵倦:指對塵世的厭倦疲憊。
  • 山房:山中的房舍。
  • 泉壑(quán hè):泉水和山谷。
  • (jiǒng):遠。
  • 斑虎:可能指有斑紋的老虎。這裏用來形容石頭的形狀或紋理。
  • 蒼龍:比喻蒼勁的松樹。

翻譯

早早辭別京城,對塵世的奔波感到疲倦,因爲喜愛山中房舍以及那泉流山谷。 深夜挪動坐榻,垂下的帳幔外萬千景象呈現眼前,登上高臺,秋日的景色中,千峯遠遠地顯現出來。 獨自蹲坐在如斑虎般的雲邊石頭上,有一半隱藏的蒼勁松樹就像雪後的蒼龍。 在燈下思念着你,眼前所見奇妙至極,忽然被戍樓的鐘聲驚醒,才發覺春夢已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山中房舍的喜愛以及在其中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京城塵世的厭倦,以及對山房泉壑的熱愛,爲全詩奠定了情感基調。頷聯通過描寫深夜移榻所見的萬象和登臺遠眺的千峯,展現出山中景色的廣闊與美妙。頸聯中「獨蹲斑虎雲邊石,半隱蒼龍雪後鬆」,用生動的比喻描繪了石頭和松樹的奇特形態,增添了畫面感。尾聯則在思念友人的情境中,以被戍樓鐘聲驚醒的春夢作結,給人一種餘味悠長的感覺。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優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