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墓

· 謝榛
洞庭昔返楚天魂,孤冢千年失子孫。 蜀道悲歌今不見,暮雲愁色滿中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ǔ):古代楚國,這裏泛指南方地區。
  • (zhǒng):墳墓。

翻譯

在洞庭湖昔日曾迎回杜甫在南方的英魂,那孤獨的墳墓歷經千年卻失去了子孫的拜祭。 蜀道上那悲慨的歌聲如今已無處可尋,傍晚的雲彩帶着憂愁的色調佈滿了中原大地。

賞析

這首詩是對杜甫的緬懷之作。首句寫杜甫的靈魂曾回到洞庭一帶,「昔返」二字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第二句「孤冢千年失子孫」,則表達了詩人對杜甫墓無人祭掃的惋惜,凸顯了杜甫身後的寂寞。後兩句通過「蜀道悲歌今不見」,暗示了杜甫詩歌中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感和悲憤的力量如今已經難以尋覓,而「暮雲愁色滿中原」以景結情,用傍晚佈滿中原的愁雲,進一步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也反映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憂慮。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表達了對杜甫的敬仰和對時代的感慨。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