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菊

· 藍仁
懶與時芳作並妍,西風籬落意蕭然。 自從屈子歌騷後,也共陶潛到酒邊。 消瘦只宜秋色好,耐交唯有晚香傳。 南山長在幽人眼,開早開遲不必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時芳:應時的花卉。
  • (yán):美麗。
  • 蕭然:冷落寂寞的樣子。
  • 屈子:屈原。
  • :《離騷》,屈原的代表作。
  • 陶潛:陶淵明。
  • 耐交:經得住交往,指值得結交。

繙譯

嬾得與應時的花卉一起爭奇鬭豔,在西風吹拂的籬笆邊,心意冷落寂寞。自從屈原創作《離騷》歌唱之後,(菊花)也和陶淵明一起與酒相伴。菊花消瘦的姿態衹與美好的鞦色相宜,值得結交的唯有那遲來的香氣流傳。南山長久地映在隱士的眼中,菊花開得早或開得晚都不必憐憫。

賞析

這首詩以菊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的獨特理解和贊美。詩的開頭,詩人將菊花與其他時芳對比,突出了菊花不隨波逐流、特立獨行的品質。“嬾與時芳作竝妍,西風籬落意蕭然”,描繪了菊花在鞦風中獨立的姿態,躰現出它的孤傲和淡泊。

接下來,“自從屈子歌騷後,也共陶潛到酒邊”,將菊花與屈原的《離騷》和陶淵明的飲酒聯系起來,賦予了菊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高潔的品格象征。

“消瘦衹宜鞦色好,耐交唯有晚香傳”,進一步描寫了菊花的形態和香氣,強調了它在鞦色中的獨特之美以及其持久的魅力。

最後,“南山長在幽人眼,開早開遲不必憐”,表達了一種豁達的態度,認爲菊花無論何時開放,都有其自身的價值,不必憐憫或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