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詩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顧生言志高,乃住卑猶山。
常來訪屠博,悲歌遊市闤。
葛巾一角墊,長裾其色殷。
蹇步上大堤,桃花在窗間。
袖裏金錯刀,換酒良不慳。
寧待飛青霜,坐以凋朱顏。
皇皇脫長劍,送我西入關。
贈處兩不語,流涕各潸潸。
世無四公子,棄客如草菅。
間有魏其侯,聊可與往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屠博:屠夫和博徒,指社會底層的人。
- 市闤:市井之間。
- 葛巾:用葛布製成的頭巾。
- 金錯刀:古代的一種刀幣,這裏指珍貴的刀。
- 青霜:指劍,因劍光冷如霜雪。
- 潸潸:形容流淚的樣子。
- 四公子:指戰國時期的四位貴族公子,即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他們以養士著稱。
- 草菅:草芥,比喻輕賤。
- 魏其侯:指漢武帝時期的魏其侯竇嬰,以養士聞名。
翻譯
顧生志向高遠,卻住在卑微的猶山。 他常來訪我,與屠夫和博徒爲伴,在市井中悲歌遊蕩。 他戴着一角墊的葛巾,長裾顏色深紅。 他蹣跚地走上大堤,桃花就在窗間。 他袖中藏着金錯刀,換酒從不吝嗇。 他寧願不等劍光如霜,坐着讓朱顏凋謝。 他匆匆解下長劍,送我西行入關。 我們相互贈別,卻無言以對,各自淚流滿面。 世上沒有像四公子那樣的人,棄我如草芥。 偶爾有像魏其侯這樣的人,可以與之往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顧生的形象與志向,以及他與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顧生雖然身處卑微,但志向高遠,不拘小節,與社會底層人士爲伍,卻依然保持着高潔的情操。詩中通過「葛巾一角墊,長裾其色殷」等細節描寫,展現了顧生的不羈與風骨。詩人與顧生的分別場面,充滿了悲壯與不捨,反映了世態炎涼,知己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