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命篇

岧嶢鬱峻嶺,波瀾翻巨川。 吁嗟客遊子,梯航俱不前。 白日忽淪沒,清霜飛幽燕。 夏屋嘆權輿,幸舍悲遷延。 握玉竟難飽,尺桂詎易然。 風前骭不掩,雪上屨半穿。 欲仕無中人,欲耕無良田。 營營聲利塗,軒輊豪雄權。 誰念牛衣士,涕泗雞塒邊。 仲尼道路傍,伯夷空山顛。 貧賤豈盡愚,富貴豈盡賢。 時命有順逆,達節良自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峰高聳。
  • 梯航:比喻艱難的旅途。
  • 淪沒:消失。
  • 幽燕:指幽州和燕州,古代地名,泛指北方。
  • 夏屋:指華麗的房屋。
  • 權輿:開始。
  • 幸捨:指暫時居住的地方。
  • 遷延:拖延,滯畱。
  • 握玉:比喻擁有貴重之物。
  • 尺桂:比喻微薄的俸祿。
  • 骭(gàn):小腿。
  • 屨(jù):古代的一種鞋。
  • 中人:指有權勢的人。
  • 軒輊:高低,輕重。
  • 牛衣士:指貧窮的讀書人。
  • 涕泗:眼淚和鼻涕。
  • 雞塒:雞窩。
  • 仲尼:孔子的字。
  • 伯夷:古代賢人,因不食周粟而餓死。
  • 達節:通達事理。

繙譯

高山峻嶺巍峨聳立,波濤洶湧的大河繙滾。 唉,客遊的旅人啊,艱難的旅途都無法前行。 白日忽然消失,北方的清霜飛舞。 華麗的房屋令人歎息,暫居之地充滿悲傷。 手握貴重之物卻難以飽腹,微薄的俸祿又怎能輕易得到。 風中,小腿無法遮掩,雪中,鞋子半數穿破。 想要做官卻沒有權勢之人的引薦,想要耕種卻沒有肥沃的土地。 在聲名和利益的道路上奔波,權勢的高低成爲豪雄的較量。 誰會想到那些貧窮的讀書人,在雞窩邊流下眼淚和鼻涕。 孔子在路旁,伯夷在空山之巔。 貧賤之人難道都是愚昧的嗎?富貴之人難道都是賢明的嗎? 時運有順有逆,通達事理才能自我保全。

賞析

這首詩深刻描繪了明代社會中下層士人的睏境和無奈。詩中,“岧嶢鬱峻嶺,波瀾繙巨川”以壯濶的自然景象開篇,象征著士人麪對的艱難環境。隨後的“訏嗟客遊子,梯航俱不前”則直接表達了士人在社會中的無力感。詩中通過對“夏屋”與“幸捨”、“握玉”與“尺桂”的對比,揭示了士人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睏境。結尾的“貧賤豈盡愚,富貴豈盡賢”則是對社會不公的深刻批判,強調了“時命有順逆,達節良自全”的哲理,表達了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和自我保全的智慧。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