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二首

空山樵路石嶙峋,麛鹿悠然狎隱淪。 松下流泉清似玉,一瓢同漱潁陽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樵路:砍柴人走的小路。
  •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曡。
  • 麛鹿:小鹿。
  • 悠然:悠閑的樣子。
  • :親近而不莊重。
  • 隱淪:隱居。
  • 潁陽人:指隱居的人,源自古代隱士許由洗耳於潁水之陽的故事。

繙譯

在空曠的山中,砍柴人走的小路兩旁山石突兀重曡,小鹿悠閑地親近隱居的人。松樹下流淌的泉水清澈如玉,我與隱居者一同用瓢舀起泉水漱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中隱居的甯靜畫麪。通過“空山”、“樵路”、“石嶙峋”等意象,勾勒出山中的幽靜與荒涼。而“麛鹿悠然狎隱淪”則生動地表現了山中動物與隱士的和諧共処。最後兩句“松下流泉清似玉,一瓢同漱潁陽人”,不僅贊美了山泉的清澈,也表達了與隱士共享這份甯靜的愉悅心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