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僧齋:僧人的居所。
- 蕭條:冷清,寂寥。
- 寢復興:指夜晚醒來。
- 經聲:唸經的聲音。
- 最高層:指僧齋的最高處。
- 無伴:沒有同伴。
- 童子:小和尚。
- 禪學:佛教的禪宗學問。
- 古僧:古代的高僧。
- 鳴蛩(qióng):蟋蟀的叫聲。
- 定石:打坐用的石頭。
- 棲鴿:棲息的鴿子。
- 懸燈:懸掛的燈籠。
- 幽棲志:隱居的願望。
- 絕塵緣:斷絕塵世的聯繫。
- 老未能:年老而未能實現。
翻譯
在冷清的僧人住所,夜晚醒來,唸經聲遠遠傳出最高層。作爲客人,我感到孤獨,只能依靠小和尚,學習禪宗學問時,常常想起古代的高僧。臺階下蟋蟀的叫聲在打坐石旁迴響,竹林間的鴿子爲了躲避懸掛的燈籠而飛走。我雖有遠遊隱居的願望,但年老未能斷絕塵世的聯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晚在僧齋中的孤獨與思考。通過「經聲遙出最高層」和「客愁無伴依童子」等句,表達了詩人在寂靜的夜晚對禪學的嚮往和對塵世的留戀。詩中的自然景象如「鳴蛩」、「棲鴿」增添了詩的意境,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