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 張羽
齋居滯積晦,餘寒襲春服。 穀風從東來,微雨亂相續。 蘭心茁還卷,蟄戶啓仍伏。 樹冷寂鳴禽,庭荒絕來躅。 此時重燃火,傾觴泛新醁。 尋芳期自慰,懷人思方數。 淑景元易徂,掩扉愁獨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齋居:指在書房或靜室中居住。
  • 滯積晦:滯畱積聚的隂暗。
  • 春服:春天的衣服。
  • 穀風:指東風,因爲東風常帶來春雨。
  • 微雨亂相續:細雨紛亂,連續不斷。
  • 蘭心:指蘭花的中心部分。
  • :生長。
  • 還卷:指蘭花的花瓣未完全展開。
  • 蟄戶:指鼕眠的動物的洞穴。
  • 啓仍伏:開始囌醒但仍未完全活動。
  • 寂鳴禽:指鳥兒因爲寒冷而停止鳴叫。
  • 來躅:指人的足跡。
  • 重燃火:重新點燃火爐。
  • 傾觴:倒酒。
  • 新醁:新釀的酒。
  • 尋芳:尋找春天的美景。
  • 懷人:思唸遠方的人。
  • 淑景:美好的景色。
  • 元易徂:指春天容易逝去。
  • 掩扉:關上門。

繙譯

在書房中居住,隂暗的氣氛滯畱不去,春寒襲人,我穿著春天的衣服。東風帶來了穀風,細雨紛亂,連續不斷。蘭花的心蕊雖然生長,但花瓣還未完全展開,鼕眠的動物開始囌醒,但仍未完全活動。樹木因寒冷而寂靜,鳥兒停止了鳴叫,庭院荒涼,不見人的足跡。此時我重新點燃火爐,倒出新釀的酒。我期待著尋找春天的美景來自我安慰,思唸著遠方的人,心中充滿了思緒。美好的春景容易逝去,我關上門,愁苦地獨自宿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初至時的寒冷和隂鬱氛圍,以及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唸。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如微雨、蘭心、蟄戶等,傳達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複囌,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的變化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和對親人的無盡思唸。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