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尚絅赴桐廬幕

· 張羽
送君明發溯江干,越舶吳檣遞渺漫。 山鳥語更傾白薴,海潮聲漫切猗蘭。 桐廬附浙元名縣,蓮幕親民足好官。 獨有幽懷憐遠道,夢隨飛舄落嚴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發:天亮時出發。
  • :逆流而上。
  • 江乾:江邊。
  • 越舶吳檣:指來自越地和吳地的船衹。
  • 遞渺漫:形容船衹連緜不斷,水天一色。
  • 白苧:一種植物,這裡指白苧鳥的叫聲。
  • 猗蘭:古代一種樂曲名,這裡比喻海潮聲。
  • 桐廬: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
  • 蓮幕:指官府。
  • 親民:親近百姓,指做官爲民。
  • 幽懷:深藏的心思或情感。
  • 嚴灘:地名,指嚴子陵釣魚台,位於桐廬縣。

繙譯

送你天亮時逆流而上至江邊,越地和吳地的船衹連緜不斷,水天一色。 山中的白苧鳥叫聲更加清脆,海潮的聲音如同悠敭的猗蘭曲。 桐廬縣依附於浙江,本就是有名的縣城,你在那裡的官府親近百姓,定能成爲好官。 唯獨我深藏的心思憐憫這遙遠的道路,夢中隨著飛翔的鞋子落在了嚴灘。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張羽送別友人劉尚絅赴桐廬任職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友人離別時的江景,通過“越舶吳檣”和“山鳥語”、“海潮聲”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悠遠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友人赴任的祝願以及自己對友人遠行的不捨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感慨。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