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玉岡秋興四首

· 張羽
瀘水煙銷秋日晶,關河風色慘邊情。 年光暗惜江蘺晚,秋鬢愁看客鏡明。 十道羽書聞夕警,五更城角落寒聲。 季鷹自昔多幽思,不爲鱸魚嘆遠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瀘水:指瀘州(今四川瀘州)一帶的河流。
  • :明亮。
  • 關河:關隘和河流,泛指邊疆地區。
  • 風色:風聲和景色,引申爲形勢。
  • 邊情:邊疆的形勢或情感。
  • 年光:時光。
  • 江蘺:一種水生植物,這裏可能指江邊的景色。
  • 秋鬢:秋天的白髮,比喻年老。
  • 客鏡:旅途中使用的鏡子,比喻旅途中的自我反思。
  • 十道羽書:指緊急的軍事文書。
  • 夕警:傍晚的警報。
  • 五更:古代夜間的五個更次,這裏指深夜。
  • 城角:城牆的角落。
  • 寒聲:寒冷的聲音,可能指風聲或警報聲。
  • 季鷹:古代傳說中的英雄,這裏可能指詩人自己。
  • 幽思:深沉的思緒。
  • 鱸魚:一種魚,這裏用作比喻,可能指對家鄉的思念。
  • 遠征:遠行征戰。

翻譯

瀘州的河水在秋日裏煙霧消散,顯得格外明亮,邊疆的風聲和景色透露出淒涼的情感。時光悄悄地流逝,我暗自惋惜江邊的景色已晚,秋天的白髮讓我在旅途中對着鏡子感到憂愁。緊急的軍事文書在傍晚時分傳來警報,深夜城牆角落傳來寒冷的聲音。我像古代的季鷹一樣,心中充滿了深沉的思緒,不僅僅是因爲對家鄉鱸魚的思念而嘆息遠行征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秋日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瀘水、關河、江蘺等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邊疆生活的感慨。詩中「秋鬢愁看客鏡明」一句,巧妙地將外在的景色與內心的情感結合,展現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對家鄉的思念。結尾處提到「季鷹自昔多幽思,不爲鱸魚嘆遠征」,表明詩人雖有思鄉之情,但更多的是對邊疆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思考,體現了詩人的豪邁與深沉。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