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居懷沈都事

· 張羽
歲晏共依仁,孤舟泊煙麓。 以君吏隱地,息我靜者躅。 家貧乞假多,情狎兒童熟。 留滯連冬春,繞庭芳草綠。 開尊對疏雨,懸燈照深竹。 誰知今夜別,獨掩高樓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晏:歲末。
  • 煙麓:煙霧繚繞的山麓。
  • 吏隱:指官員隱退或閒居。
  • 靜者躅:指追求寧靜生活的人的足跡。
  • 乞假:請求休假。
  • 情狎:親密無間。
  • 留滯:停留,逗留。
  • 開尊:舉杯飲酒。
  • 疏雨:稀疏的雨。
  • 懸燈:掛燈。
  • 深竹:茂密的竹林。
  • 今夜別:今晚分別。
  • :關閉。

翻譯

歲末我們共同依偎在仁慈的庇護下,孤獨的小船停泊在煙霧繚繞的山麓。 這是你作爲隱退官員的地方,讓我這個追求寧靜生活的人得以休憩。 家中貧窮,我請求休假的時間多,與孩子們的親密無間也越發熟悉。 停留在這裏,從冬到春,庭院中的芳草漸漸綠了。 舉杯對着稀疏的雨,掛燈照亮着茂密的竹林。 誰知道今晚我們將分別,獨自掩上高樓去住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歲末時節,詩人與友人共同隱居於山麓的寧靜生活。詩中,「歲晏共依仁」表達了歲末時節的溫馨與依靠,「孤舟泊煙麓」則勾勒出一幅靜謐的山水畫面。通過「家貧乞假多,情狎兒童熟」展現了詩人與孩子們的親密關係,以及對簡單生活的滿足。結尾的「今夜別,獨掩高樓宿」則透露出離別的淡淡憂傷,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