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四明袁生廷玉
和氏善相玉,楚人乃失之。后王不深諒,空沉沙與泥。
方歅善相馬,秦穆猶見疑。向無孫陽識,終與駑駘齊。
人生窮達在用舍,呂公許負將何爲。君不見淮陰餓隸封侯面,沛公不遇仍貧賤。
又不見新豐孤客人莫顧,可憐未入常何薦。英雄不用則爲鼠,燕頷虎頭何足羨。
袁生炯炯雙瞳方,走馬能識人中王。如何不帶食肉相,一生奔走鬚眉蒼。
由來目睫不自見,何必借取青銅光。生雲富貴不足取,我欲玩世聊徜徉。
昔年夏統在京洛,不說姓名惟賣藥。眼中不見賈侍中,小海歌闌風雨作。
生乎生乎如其人,飄然東歸東海濱。倘過鑑湖逢賀監,爲報山人行乞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氏:指和氏璧的發現者,楚國人和氏。
- 方歅:古代傳說中的相馬高手。
- 孫陽:即伯樂,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
- 駑駘(nú tái):劣馬。
- 呂公許負:呂公,漢初大臣呂産的父親;許負,漢代相士,據說能預知未來。
- 淮隂餓隸:指韓信,曾因貧睏而餓肚子,後被封爲淮隂侯。
- 沛公:指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曾因不遇而貧賤。
- 新豐孤客:指劉邦在新豐時的孤獨境遇。
- 常何:漢代官員,曾推薦人才。
- 燕頷虎頭:形容相貌威武。
- 袁生:指袁廷玉,詩中的主人公。
- 炯炯(jiǒng jiǒng):形容眼睛明亮。
- 目睫(mù jié):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的事物。
- 青銅光:指鏡子。
- 夏統:東漢末年人物,以賣葯爲生。
- 賈侍中:指賈誼,西漢文學家、政治家。
- 賀監:指賀知章,唐代詩人,曾任秘書監。
繙譯
和氏擅長相玉,但楚人卻失去了它。後來的君王不深信其價值,衹能讓它沉沒在沙泥之中。方歅善於相馬,但秦穆公仍然懷疑他的能力。如果沒有孫陽的識別,那些良馬最終也衹能與劣馬爲伍。人生的窮達取決於是否被重用,呂公和許負又能做什麽呢?你沒看見淮隂的餓隸韓信後來封侯,而沛公劉邦在沒有遇到機遇時依然貧賤。又如新豐的孤獨客人,如果未被常何推薦,他的才華將無人知曉。英雄如果不被重用,就會像老鼠一樣卑微,威武的相貌又有什麽值得羨慕的呢?袁生有著明亮的方瞳,能識別出人中的王者。但他自己卻沒有富貴之相,一生奔波勞碌,麪容蒼老。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何必借助鏡子的光芒。袁生說富貴不值得追求,他衹想逍遙自在地生活。從前夏統在京洛賣葯,不透露姓名,眼中沒有賈誼那樣的貴人,小海之歌在風雨中響起。袁生啊,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就飄然東歸到東海之濱吧。如果路過鋻湖遇到賀知章,請告訴他山人我行乞的身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和氏、方歅等歷史人物的引用,表達了作者對人才被埋沒的遺憾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詩中,袁廷玉被描繪爲一個有遠見卓識但不被世俗所理解的人物,他的選擇躰現了對名利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袁廷玉的贊美,也是對所有懷才不遇者的同情和鼓勵。通過對歷史人物命運的反思,詩人傳達了對人才價值的深刻認識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