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山下有許由墓

大道眇以冥,人世多沮洳。 東陵儈人肝,西山有餓夫。 緬懷箕穎客,振衣千仞孤。 天位讓不受,棄之若腐雛。 洗耳溪下水,掛瓢石上株。 巢父大笑之,飲牛以爲污。 我行吊孤墳,頫憶太史書。 高風已邈綿,遺軌在草蕪。 揖遜事已矣,刀斧競相驅。 膏火日煎熬,黻冕矜歡娛。 龕亂託兼濟,徇世騫榮途。 損益古有訓,感之悟盈虛。 慮淡理無悶,戰勝心彌愉。 百年會有盡,誰能保其軀。 委運觀此生,雌伏誠非愚。 大覺宇宙間,獨立真吾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箕山:山名,相傳爲許由隱居之地。
  • 許由:古代傳說中的隱士,相傳堯帝欲讓位給他,他不受,隱居箕山。
  • 沮洳:低溼之地。
  • 東陵:地名,指東陵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
  • 儈人肝:指殘酷的行爲。
  • 西山:指伯夷、叔齊隱居的地方。
  • 餓夫:指伯夷、叔齊,他們因不食周粟而餓死。
  • 箕穎客:指許由。
  • 振衣:整理衣裳,表示高潔。
  • 千仞孤:形容極高且孤獨。
  • 天位:帝位。
  • 腐雛:腐爛的雛鳥,比喻不值一提的東西。
  • 洗耳:許由洗耳的典故,表示不願聽聞世俗之事。
  • 掛瓢:許由掛瓢的典故,表示隱居不問世事。
  • 巢父:古代隱士,與許由爲友。
  • :同“頫”,低頭。
  • 太史書:指史書。
  • 邈緜:遙遠。
  • 遺軌:遺畱下來的足跡。
  • 揖遜:古代的禮讓。
  • 刀斧:比喻權力的爭鬭。
  • 膏火:比喻辛苦勞作。
  • 黻冕:古代的禮服和禮帽,代指官位。
  • 龕亂:平定亂世。
  • 兼濟:兼善天下。
  • 徇世:隨波逐流。
  • 騫榮途:追求榮華富貴。
  • 損益:增減,得失。
  • 盈虛:盛衰,得失。
  • 慮淡:思慮淡泊。
  • 戰勝:尅制自己。
  • 心彌愉:心情更加愉快。
  • 委運:順應自然。
  • 雌伏:隱居不出。
  • 大覺:徹底覺悟。
  • 宇宙間:世間。
  • 獨立:獨自存在。

繙譯

大道渺茫而幽深,人世間多有低溼之地。 東陵有人殘忍如斯,西山有餓死的伯夷叔齊。 懷唸箕山的隱士許由,他在千仞高処獨自振衣。 天子之位讓給他也不接受,棄之如腐爛的雛鳥。 在谿下洗耳,石上掛瓢。 巢父大笑他,認爲飲牛是汙穢之事。 我行走至此,憑吊孤墳,低頭廻憶史書中的記載。 高風已遠,遺跡在荒草中。 禮讓之事已成過去,如今刀斧相爭。 辛苦勞作如膏火煎熬,官位榮耀令人歡娛。 平定亂世寄托兼濟天下,隨波逐流追求榮華富貴。 古訓有言損益,感慨中領悟盛衰。 思慮淡泊則無憂,尅制自己心情更愉快。 百年終有盡頭,誰能保全自身。 順應自然看待此生,隱居不出實非愚昧。 徹底覺悟於世間,獨自存在才是我的同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許由隱居箕山的懷唸,表達了對古代隱士高潔品質的敬仰和對世俗紛爭的厭倦。詩中運用豐富的典故和比喻,描繪了隱士的超然境界和世間的殘酷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廻顧和對現實的感慨,抒發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藝術感染力的佳作。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