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象安

江南雁北歸,客行將何之。 對酒不能別,執手於路岐。 分塗督亢亭,褰裳潞河湄。 整轡揚朱鑣,顧視春流澌。 遠役入徐方,舊京尚逶迤。 臨河結綢繆,鬱郁楊柳枝。 千里方在茲,別促會未期。 故鄉子言邁,承明予亦辭。 斯須且復立,嶺嶠遙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南雁北歸:比喻春天到來,大雁從南方北歸。
  • 客行將何之:旅客將要前往何處。
  • 路岐:岔路。
  • 督亢亭: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虛構或古地名。
  • 潞河湄:潞河邊。潞河是古代河流名,今已不存。
  • 整轡:整理馬繮繩,準備出發。
  • 朱鑣:紅色的馬嚼子。
  • 春流澌:春天的水流。
  • 徐方:地名,指徐州一帶。
  • 舊京:指古代的都城。
  • 逶迤:曲折綿延。
  • 綢繆:緊密纏繞,此處指情感上的緊密聯繫。
  • 鬱郁:茂盛的樣子。
  • 楊柳枝:楊柳的枝條,常用來象徵離別。
  • 斯須:片刻,一會兒。
  • 嶺嶠:山嶺。

翻譯

春天到來,大雁從南方北歸,旅客你將要前往何處?面對着酒卻難以告別,我們在岔路上緊緊握手。分別後你將前往督亢亭,而我將撩起衣裳在潞河邊。整理馬繮繩,揚起紅色的馬嚼子,回頭看着春天的水流。你將遠行到徐州一帶,而我仍停留在古老的都城。在河邊我們緊緊相依,楊柳枝茂盛地搖曳。千里之行就在此刻,別離匆匆,重逢未有期。你將回到故鄉,而我也要離開這光明之地。片刻間我們再次站立,遠方的山嶺讓我們遙相思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離別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地名,如「江南雁北歸」、「潞河湄」、「春流澌」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重逢的期盼。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