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美兩以大京兆少司寇召不赴奉寄一首
客於江左卜行藏,帝以明公重建康。
曇院已聞朱草秀,弇州何處白雲長。
赭衣可得逢皋呂,青史奚由數趙張。
憲府空深慈雨望,鞠城猶指法星祥。
辭天有疏頻曾上,玩世無心老更狂。
仙自千年吳市卒,人今一代魯靈光。
聽鬆便欲追弘景,辟穀應能學子房。
恩許煙霞棲海曲,詔分芝術給山囊。
丹函綠檢書初就,玉霤金庭路未荒。
我亦拂衣從此逝,羅浮寧但憶吾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美:指詩人自己。
- 大京兆少司寇:古代官職名,京兆尹的副手,負責司法。
- 曇院:指寺廟。
- 朱草:紅色的草,比喻吉祥之兆。
- 弇州:地名,今江蘇揚州一帶。
- 赭衣:古代罪犯所穿的紅色衣服。
- 皋呂:指古代的賢臣皋陶和呂不韋。
- 青史:指史書。
- 趙張:指古代的賢臣趙盾和張良。
- 憲府:指司法機構。
- 慈雨:比喻恩澤。
- 鞠城:指監獄。
- 法星:指司法之星,比喻司法公正。
- 辭天:指辭去官職。
- 玩世:指放縱不羈,不拘禮法。
- 吳市卒:指吳市的隱士。
- 魯靈光:指魯國的靈光殿,比喻傑出的人物或事物。
- 弘景:指南朝梁代的隱士陶弘景。
- 子房:指漢代張良,字子房。
- 丹函綠檢:指珍貴的書籍。
- 玉霤金庭:指華麗的宮殿。
- 羅浮:山名,在廣東,比喻隱居之地。
翻譯
我在江左選擇隱居之地,皇帝希望您重建康城。寺廟中已聽說紅色的草長得茂盛,弇州何處白雲悠悠。穿上紅色衣服的罪犯能否遇到皋陶和呂不韋這樣的賢臣,史書中怎能數盡趙盾和張良的功績。司法機構空有對恩澤的期望,監獄中仍指向司法公正的星辰。多次上疏辭去官職,放縱不羈,老來更加狂放。隱士如同吳市的仙人,當代的傑出人物如同魯國的靈光殿。聽着松風便想追隨陶弘景,辟穀修煉應能學習張良。恩准我在海邊的煙霞中棲息,詔令分發山中的芝草給我。珍貴的書籍剛剛完成,華麗的宮殿之路尚未荒廢。我也打算拂衣離去,羅浮山不僅是我的故鄉,更是我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的不滿。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朱草、白雲、皋呂、趙張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同時,詩人通過對司法機構的期望和對監獄的指涉,表達了對社會公正的渴望。最後,詩人以羅浮山爲歸宿,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