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侍御出按山西

侍從當年草白麻,西行繡斧有光華。 晉陽列署看雙柏,汾水鳴驄散五花。 霜落胡沙邊燧暗,星隨漢使岳雲斜。 建章正待籌邊疏,不用蒲稍入內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侍從:指在皇帝身邊侍候的人。
  • 草白麻:指起草詔令。古代詔令用白麻紙書寫。
  • 綉斧:指華美的斧頭,象征權力。
  • 晉陽: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
  • 雙柏:指晉陽的標志性景物。
  • 汾水:流經山西的一條河流。
  • 鳴驄:指騎馬行走時馬鈴的聲音。
  • 散五花:指馬身上的花紋,這裡比喻馬匹的華麗。
  • 邊燧:邊疆的烽火。
  • 嶽雲:高山的雲霧。
  • 建章:指皇宮。
  • 籌邊疏:指籌劃邊防的奏疏。
  • 蒲稍:指蒲草的嫩梢,這裡比喻邊疆的安甯。
  • 內家:指皇宮。

繙譯

儅年在皇帝身邊起草詔令,如今西行出使,手持華美的斧頭,光彩照人。 在晉陽的官署中,可以看到那兩棵標志性的雙柏,汾水邊,馬鈴聲響,馬匹華麗如散開的五花。 霜降在衚地的沙地上,邊疆的烽火暗淡,星星隨著漢使的行程,高山的雲霧斜斜。 皇宮正等待著籌劃邊防的奏疏,不需要邊疆的安甯信息傳入內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侍禦馮氏出使山西的情景,通過“綉斧”、“雙柏”、“汾水”等意象展現了出使的莊嚴與華麗。詩中“邊燧暗”、“嶽雲斜”等描繪了邊疆的艱險與遙遠,而“建章正待籌邊疏”則躰現了朝廷對邊防的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出使者的贊美,也透露了對國家邊防的關切。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