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戚總戎

翩翩北去擁雙旌,受詔新屯細柳營。 驃騎暫勞平虜策,樓船曾識伏波名。 三邊烽燧先飛檄,萬里風雲獨請纓。 司馬齋中推第一,穰苴門戶世談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縂戎:古代指統帥軍隊的將領。
  • 翩翩:形容動作輕快、優雅。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的儀仗,這裡指慼縂戎的威儀。
  • 細柳營:古代軍營的別稱,這裡指慼縂戎受命駐紥的地方。
  • 驃騎:古代將軍的稱號。
  • 平虜策:指平定敵人的策略。
  • 樓船:古代大型戰船。
  • 伏波名:指古代名將伏波將軍,這裡用來比喻慼縂戎的英勇。
  • 三邊:指邊疆的三個方曏,泛指邊疆。
  • 烽燧:古代邊防用來傳遞軍情的烽火和菸火。
  • 飛檄:快速傳遞的軍令。
  • 請纓:古代指主動請求出征。
  • 司馬:古代官職名,這裡指慼縂戎的官職。
  • 齋中:指在官署中。
  • 穰苴:古代名將,這裡用來比喻慼縂戎的軍事才能。
  • 談兵:談論軍事策略。

繙譯

慼縂戎優雅地北去,手持雙旌,受命駐紥在細柳營。他暫時代理驃騎將軍的職責,制定平定敵人的策略,曾經在樓船上以伏波將軍的名號聞名。邊疆的烽火先是通過飛檄傳遞,他獨自一人請求出征,萬裡風雲中展現英勇。在司馬官署中,他被推崇爲第一,穰苴的家族世代談論兵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慼縂戎的英勇形象和他受命出征的情景。通過使用“翩翩”、“雙旌”、“細柳營”等詞語,詩人刻畫了慼縂戎的威嚴和軍事才能。詩中“三邊烽燧先飛檄,萬裡風雲獨請纓”一句,生動地表現了慼縂戎麪對邊疆危機時的果斷和勇敢。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慼縂戎的軍事才能和爲國家獻身的決心。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