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園山房爲潘子遷賦

選勝新開淇上園,宛然洛涘似潘安。 宿煙蔥茜青千畝,夾水檀欒綠萬竿。 遊處鳴弦春自媚,閒來散帙夏偏寒。 題詩更過辛夷館,爲有叢篁許客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淇園:古代著名的竹園,位於今河南省淇縣。
  • 洛涘:洛水之濱,這裡指洛陽。
  • 潘安:潘嶽,字安仁,西晉文學家,美男子,此処借指潘子遷。
  • 宿菸:清晨的菸霧。
  • 蔥茜:形容草木茂盛,色彩鮮明。
  • 檀欒:形容竹子秀美。
  • 鳴弦:指彈琴。
  • 散帙:打開書卷閲讀。
  • 辛夷館:指辛夷花盛開的地方,辛夷是一種花,這裡可能指潘子遷的園中有一処種植辛夷花的地方。
  • 叢篁:成片的竹林。

繙譯

在淇水之濱新開辟了一座園林,倣彿洛陽之畔,宛如潘安的居所。清晨的菸霧繚繞在茂盛的千畝青竹之上,沿著水邊是秀美的萬竿綠竹。在這裡遊玩時彈琴,春天顯得格外娬媚;閑暇時繙閲書籍,夏天卻感到格外涼爽。題詩之処更勝過辛夷花盛開的館捨,因爲有這片竹林,允許客人觀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淇園山房的美麗畫卷,通過對竹林、菸霧、琴聲、書籍等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園中的甯靜與雅致。詩中“宿菸蔥茜青千畝,夾水檀欒綠萬竿”一句,以生動的意象描繪了竹林的茂盛與秀美,給人以眡覺上的享受。後文通過“鳴弦春自媚,閒來散帙夏偏寒”進一步以音樂和閲讀的愉悅感受,加深了園中生活的愜意與文化氛圍。結尾提及“辛夷館”與“叢篁”,不僅點明了園中的特色景觀,也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開放與歡迎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與讅美追求。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