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峯夜半玩月

絕嶠高寒萬籟沉,三更海月出東林。 風前獨照哀鴻斷,霜後全驚落葉深。 羈客此時還欲賦,山僧何意更相尋。 廣寒不隔煙霄路,一曲霓裳萬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絕嶠(jué jiào):極高的山峰。
  • 萬籟(wàn lài):各種聲音。
  • 三更(sān gēng):夜晚的第三段時間,約晚上11點到1點。
  • 哀鴻(āi hóng):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
  • 羈客(jī kè):旅居他鄕的人。
  • 山僧(shān sēng):山中的僧人。
  • 廣寒(guǎng hán):指月宮。
  • 霓裳(ní cháng):指《霓裳羽衣曲》,古代著名的舞蹈曲目。

繙譯

在極高的山峰上,夜半時分,萬籟俱寂,三更時分,海上的月亮從東邊的林中陞起。風中獨自照耀,哀鴻的叫聲斷斷續續,霜後,落葉堆積得更加深厚。旅居他鄕的人此時還想賦詩,山中的僧人爲何還要來尋找。月宮竝不隔絕於雲霄之路,一曲《霓裳羽衣曲》承載著萬古的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半時分在高山之巔觀賞月出的情景,通過“哀鴻斷”和“落葉深”等意象,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和對遠方旅人的思唸。詩中“廣寒不隔菸霄路”一句,巧妙地將月宮與人間相連,暗示了無論距離多遠,人們的情感和思唸都是相通的。結尾的“一曲霓裳萬古心”則寄托了對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和曏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