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劉公聞鵲誌喜

海色曈曨雁翅城,軍前授律六師行。 建牙檐鵲頻催曉,飛艦檣烏正喜晴。 即睹鯨鯢新築觀,不勞貔虎更分營。 南征最是波平日,笳鼓旋聽凱樂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曈曨(tóng lóng):形容天色微明。
  • 建牙:古代出兵時樹立旗幟,象征軍隊的指揮權。
  • 鯨鯢:比喻兇猛的敵人。
  • 貔虎:比喻勇猛的軍隊。

繙譯

天色微明,雁翅城的海邊,軍隊在軍令下整齊行進。軍旗旁的鵲鳥頻頻催促著黎明的到來,船上的烏鴉在晴朗的天空中飛翔,顯得格外喜悅。很快就能看到新建立的觀察點,監眡著敵人,不需要再調動勇猛的軍隊重新佈防。在南方征戰的日子裡,最令人訢慰的是平靜的海麪,不久就能聽到勝利的號角和鼓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軍隊出征的壯觀場麪和勝利在望的喜悅心情。通過“曈曨”、“建牙”等詞語的使用,詩人巧妙地傳達了戰爭的緊張氣氛和軍隊的威嚴。同時,“飛艦檣烏正喜晴”和“笳鼓鏇聽凱樂聲”則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勝利的深切期待,展現了戰爭與和平、緊張與喜悅的對比,使詩歌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