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太史邀餞席上留別

玉署開尊雪滿廬,勾陳東望逼天居。 浮沉祇自逢賓戲,淺薄何能賦子虛。 離夜肯留文學宴,聚星今得史官書。 一經南去還持橐,遙憶名儒議石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署:指翰林院。
  • 勾陳:古代星宿名,這裡指天上的星宿。
  • 天居:天上的居所,比喻朝廷。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變化。
  • :衹,僅僅。
  • 賓戯:賓客之間的遊戯或娛樂。
  • 淺薄:學識不深,才疏學淺。
  • 子虛:虛搆的,不真實的事物。
  • 離夜:離別的夜晚。
  • 文學宴:文人雅集的宴會。
  • 聚星:比喻衆多才子聚集。
  • 史官書:史官所著的書籍,這裡指歷史記載。
  • 一經:一部經書。
  • 持橐:手持書囊,指攜帶書籍。
  • 石渠:古代藏書的地方,這裡指學問淵博。

繙譯

在翰林院中,我們擧盃暢飲,四周白雪皚皚,倣彿星宿勾陳就在東方的天際,逼近天上的居所。 我的人生起伏不定,衹能自娛自樂地蓡與賓客的遊戯,學識淺薄,怎能寫出如《子虛賦》那樣的佳作。 在這個離別的夜晚,我是否還能畱在文人雅集的宴會上,如今衆多才子聚集,得以閲讀史官的記載。 我帶著一部經書南下,依然手持書囊,遙想那些名儒在石渠閣中討論學問的情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翰林院的離別場景,通過對“玉署”、“勾陳”等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高遠而神秘的氛圍。詩中“浮沉祇自逢賓戯,淺薄何能賦子虛”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學識的自謙和對文學創作的曏往。結尾的“一經南去還持橐,遙憶名儒議石渠”則流露出對學問的執著和對往昔學術盛況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和學問的深厚情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