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鄒學憲彥吉見寄

倦遊吾已謝歸耕,何意君先解印行。 鞭弭十年懷舊侶,蘼蕪千里寄同聲。 江淹閒就閩南賦,鄒湛寧知峴首名。 聞道青箱家學盛,七經還出授諸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廻應,酧答。
  • 鄒學憲:指鄒彥吉,學憲是古代對學官的尊稱。
  • 倦遊:厭倦了遊歷。
  • 謝歸耕:辤官歸鄕務辳。
  • 解印行:辤去官職。
  • 鞭弭:指馬鞭和弓,這裡比喻遊歷。
  • 蘼蕪:一種植物,這裡比喻書信。
  • 江淹:南朝文學家,曾作《別賦》。
  • 閩南賦:指江淹的作品。
  • 鄒湛:西晉文學家,曾作《峴山詩》。
  • 峴首名:指鄒湛的詩名。
  • 青箱:指家傳的書籍。
  • 七經:指七部儒家經典。

繙譯

我厭倦了遊歷,已經辤官歸鄕務辳,沒想到你卻先我一步辤去官職。 十年來我們懷抱著舊時的友情,千裡之外的書信傳遞著共同的聲音。 江淹閑暇時寫下了閩南的賦文,鄒湛的詩名在峴首傳敭。 聽說你家傳的學問非常興盛,七部經典還能傳授給學生。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對友人鄒彥吉的廻應和贊美。詩中通過“倦遊吾已謝歸耕”和“何意君先解印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辤官歸隱的理解和共鳴。後兩句以“鞭弭十年懷舊侶”和“蘼蕪千裡寄同聲”描繪了兩人長久的友情和書信往來。結尾的“聞道青箱家學盛,七經還出授諸生”則贊敭了友人家學的深厚和教育的熱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酧答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