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叔潛使遼陽便歸無錫省覲

遼西使者下南徐,歸舞斑衣慰倚閭。 畫有虎頭癡更甚,酒稱光祿醉何如。 桐花夜月將雛曲,橘子秋風報客書。 第二泉甘君莫戀,故人相待薊門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遼西:指遼河以西的地區,即今遼寧省西部。
  • 南徐:古代地名,指今江蘇省南部一帶。
  • 斑衣:指彩色的衣服,古代官員的常服。
  • 倚閭:指母親,源自《詩經·小雅·斯干》:「母也天只,不諒人只。」中的「母也」與「天只」合稱,後泛指母親。
  • 虎頭:指虎頭帽,古代一種帽子,這裏可能指顧叔潛的官帽。
  • 光祿:古代官名,光祿大夫的簡稱,這裏可能指顧叔潛的官職。
  • 將雛曲:指撫養幼雛的曲子,比喻撫養子女。
  • 橘子秋風:指秋風送來的橘子,象徵着秋天的到來和遠方的消息。
  • 第二泉:指無錫的惠山泉,被譽爲「天下第二泉」。
  • 薊門:古代地名,指今北京市一帶。

翻譯

遼西的使者前往南徐,歸家時穿着綵衣,慰藉着倚門等待的母親。 他的官帽上畫有虎頭,顯得更加癡迷於官場,而他的酒量,如同光祿大夫般,醉意又如何呢? 夜晚,桐花下傳來撫養幼雛的曲子,秋風送來了橘子,也帶來了遠方客人的書信。 無錫的惠山泉甘甜,但請不要留戀,因爲故人正在薊門等待你的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遼西使者顧叔潛歸家省親的情景,通過對其官職、服飾、生活習慣的描寫,展現了他的身份與性格。詩中「斑衣」、「虎頭」、「光祿」等詞語,巧妙地勾勒出顧叔潛的形象。後兩句通過「將雛曲」和「橘子秋風」的意象,傳達了家的溫馨與遠方的思念。結尾的「第二泉」與「薊門車」則表達了詩人對顧叔潛的期待與勸勉,希望他不要留戀家鄉的安逸,而應繼續前行,迎接新的挑戰。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