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闕下:宮闕之下,指朝廷。
- 徐子與: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入覲:指臣子朝見君主。
- 攬子袪:攬,拉住;子袪,人名,可能是徐子與的字或號。
- 雙輈:古代車轅,比喻行蹤不定。
- 湓浦: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鴻雁書:比喻書信。
繙譯
十年間我們的蹤跡各自遠離,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誰能想到在長安城,我能拉住你的衣袖。 無論是離去還是畱下,我們的行蹤都未定, 像飄零的孤劍,我們的未來又將如何? 早晨進入幔亭,感受到風雲的氣息, 春天廻到湓浦,收到鴻雁傳來的書信。 雖然說重逢時我們貪戀握手, 但怎能不讓人在相憶時躊躇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徐子與在長安重逢的意外與喜悅,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感慨。詩中“十年蹤跡各離居”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與友情的持久,“豈謂長安攬子袪”則突顯了重逢的驚喜。後句通過“雙輈”和“孤劍”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行蹤不定的狀態和內心的孤獨。結尾的“相憶不躊躇”則深刻表達了重逢後的複襍情感,既有對過去的懷唸,也有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