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譚七吹笛因憶金陵張六

譚君置酒燒銀燭,爲我停杯吹紫玉。 正逢蘭佩贈佳人,何事竹枝奏離曲。 數聲嫋嫋斗柄低,斷雁哀猿入耳啼。 霜滿洞庭悲落木,螢流長信恨空閨。 倚闌只訴君心苦,別客聽之更悽楚。 此夕同遊石井山,明朝獨下鬆陵浦。 憶昔江東落魄行,張郎視我猶弟兄。 春園嫋娜聞花下,夕館參差醉月明。 六載分攜別離久,何人共把長幹酒。 千里音書不可來,夢中時見白門柳。 槯藏今已非少年,彈鋏哀歌甕牖邊。 慵書班氏誰曾問,學劍相如只自憐。 看君暫得同歡笑,猶勝金陵隔煙嶠。 窈窕離愁不可揮,請君三弄江南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燒銀燭:點燃銀白色的蠟燭。
  • 紫玉:指紫竹製成的笛子。
  • 蘭佩:用蘭花裝飾的佩飾,比喻美好的禮物。
  • 竹枝:指竹枝詞,一種表達離愁別緒的曲調。
  • 斗柄:指北斗七星的柄部。
  • 洞庭:指洞庭湖。
  • 長信:指長信宮,古代宮殿名。
  • 鬆陵浦: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虛構的地名。
  • 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 嫋娜:形容輕盈柔美的樣子。
  • 參差:不齊,這裏形容酒杯高低不一。
  • 長幹:地名,古代南京的一個地方。
  • 白門:指南京。
  • (cuī):古代的一種樹木。
  • 彈鋏:指彈劍,比喻懷才不遇。
  • 甕牖:用破甕做的窗戶,形容貧窮。
  • 班氏:指班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煙嶠:指遠處的山峯。
  • 三弄:指三次演奏。

翻譯

譚君設宴點燃銀白色的蠟燭,爲我停下酒杯吹奏紫竹笛。正值贈送蘭花佩飾給佳人,爲何要演奏表達離愁的竹枝曲。幾聲嫋嫋笛音使得北斗星低垂,斷雁和哀猿的啼聲傳入耳中。霜覆蓋了洞庭湖,悲嘆落葉,螢火蟲在長信宮中流動,怨恨空閨。倚着欄杆只訴說你的心苦,離別的客人聽了更加悽楚。今晚我們同遊石井山,明朝我將獨自下鬆陵浦。回憶往昔在江東的落魄行旅,張郎待我如兄弟。春日花園中輕盈柔美的花下,夕館中酒杯高低不一,醉倒在月光下。六年的分別已久,何人能與我共飲長幹酒。千里的音書無法傳來,夢中時常見到南京的柳樹。如今已不再是少年,懷才不遇,在破窗邊彈劍哀歌。懶得書寫班固的文章,無人問津,學劍如同司馬相如,只能自憐。看你暫時得到歡樂,總勝過在南京隔着遠山。深沉的離愁難以揮去,請你三次演奏江南的曲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往昔時光的懷念。通過描繪夜晚聽笛的場景,詩人抒發了對離別的感慨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中「數聲嫋嫋斗柄低,斷雁哀猿入耳啼」等句,生動地描繪了笛聲的哀婉和夜晚的寂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往事的珍視,以及對離愁別緒的深刻體驗。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