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歌九首

楚女繡襦鳴趙瑟,越人簫鼓唱吳歌。 珍珠象齒由來貴,估販寧論萬里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繡襦:繡花的短衣。
  • 趙瑟:古代趙國的一種絃樂器,這裏指楚女彈奏的樂器。
  • 越人:古代越國的人,這裏泛指南方人。
  • 吳歌:古代吳地的歌曲,具有地方特色。
  • 珍珠象齒:珍珠和象牙,都是珍貴的物品。
  • 估販:商人販賣。

翻譯

楚地的女子穿着繡花的短衣,彈奏着趙國的絃樂器,南方的人們敲打着簫鼓,唱着吳地的歌曲。珍珠和象牙自古以來就很珍貴,商人們販賣這些物品,哪裏會計較波濤萬里的遙遠路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楚地和越地的文化風情,通過楚女和越人的生活場景,展現了不同地域的音樂和服飾特色。詩中提到的珍珠和象牙,不僅體現了這些物品的珍貴,也反映了古代商人的冒險精神和長途貿易的艱辛。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了古代社會的多元文化和商業活動的繁榮。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