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墊江:今屬重慶。
- 方城:指縣城。
- 三里:形容縣城面積不大。
- 萬山深:形容地處山區,周圍羣山環繞。
- 父老:對老年男子的尊稱。這裏泛指當地百姓。
- 驚看:驚訝地看着。
- 使節臨:指作者作爲官員來到此地。
- 風俗:當地的風俗習慣。
- 慚輸訟矢:自覺慚愧在打官司這方面比不上別處。訟矢,打官司的情況。
- 閭閻:指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泛指民間。
- 爭出買書金:爭相拿出錢來買書。這裏可能表示當地百姓對文化的重視和追求。
- 星迴碧落:星星迴到天空。碧落,天空。
- 瞻吾道:審視我的爲政之道。
- 月在秋潭:月亮映照在秋天的潭水中。可象徵作者內心的清澈和堅定。
- 涓埃:細流和微塵。比喻微小的貢獻。
- 報主:報答君主。
- 任教:任憑。
- 不勝簪:頭髮稀少,插不住簪子。
翻譯
這縣城面積雖小且處於羣山深處,當地的父老們驚訝地看到我這官員來臨。這裏的風俗,他們自覺慚愧比不上別處打官司的情況少,民間的百姓爭相拿出錢來買書。星星迴到天空,我審視着自己的爲政之道,月亮映照在秋潭中,我相信自己的初心。如果能有一點微小的貢獻可以報答君主,那任憑我的頭髮稀少到插不住簪子也沒關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來到墊江的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描寫當地的地理環境、百姓的反應以及自己的心境,展現了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首聯點明瞭墊江的地理位置和作者的到來引起的反響,表現出百姓對官員的關注。頷聯通過對比當地風俗中自覺慚愧的方面和百姓對文化的追求,展現了當地的一些特點。頸聯以星迴碧落和月在秋潭的景象,象徵作者對自己爲政之道的思考和對初心的堅守。尾聯表達了作者希望能爲君主做出貢獻,不惜付出的決心。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的情懷和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