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新涌口

· 蘇仲
一棹遙遙更欲西,拽船人倦鳥將歸。 雲迷洞口人家遠,水落崖高日月低。 浪勢撼舟鄉夢短,角聲悲月客情悽。 勞勞問我成何事,草長丘園沒馬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拽(zhuài):拉,牽引。
  • 涌(yǒng):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來。

翻譯

船槳划動着,船兒遙遙地更向西行去,拉船的人疲倦了,鳥兒也將要歸巢。 雲霧迷濛着洞口,人家顯得很遙遠,水流下落,山崖高聳,太陽和月亮看起來都很低。 浪濤的氣勢撼動着船隻,讓歸鄉的夢變得短暫,角聲悲涼,月色悽清,客居之人的心情也變得悽慘。 我如此辛勞,自問究竟做成了何事,荒草生長,長滿了丘園,甚至淹沒了馬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傍晚泊船時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疲憊、思鄉之情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一棹遙遙」「人倦鳥將歸」,寫出了行船的遙遠和人的疲倦。頷聯的「雲迷」「水落崖高」營造出一種迷濛、高遠的意境,同時也凸顯出人家的遙遠。頸聯中「浪勢撼舟」「角聲悲月」進一步烘托出詩人旅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淒涼。尾聯則是詩人對自己辛勞一生卻無所成就的自嘲和無奈,「草長丘園沒馬蹄」形象地表現了荒涼之景,也暗示了詩人心中的荒蕪。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將詩人的複雜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