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知字送文公十世孫燉襲翰林五經博士歸奉祀事
長河發秋水,白日吹涼颸。
冠蓋集都門,把酒與客辭。
緬懷紫陽翁,耿耿百代師。
雲礽襲簪組,乃在休明時。
夫君抱奇服,承恩固其宜。
考亭渺何許,孤絕天南涯。
喬木上參天,下有先公祠。
君歸拜家慶,燁若階庭芝。
大賢本不死,冥邈諒有知。
翹首北來鴻,車行勿遲遲。
所願崇正學,慰我長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緬懷:深情地懷念。
- 紫陽翁:指朱熹,因其號紫陽。
- 雲礽:指後代子孫。
- 簪組:古代官員的冠飾,借指官職。
- 考亭:朱熹的故居,位於福建建陽。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燁:光輝燦爛。
- 冥邈:遙遠,這裏指朱熹的精神或影響。
- 翹首:擡頭遠望。
- 崇正學:推崇正確的學問,這裏特指朱熹的理學。
翻譯
長河在秋天漲滿了水,白日裏吹着涼風。 官員們聚集在都城門口,舉杯與客人告別。 深情地懷念朱熹,他是百代人的導師。 他的後代繼承了官職,在清明盛世中。 這位君子穿着奇裝異服,承蒙恩寵自然是合適的。 考亭在哪裏呢,它孤立在天南的盡頭。 高大的樹木直插雲霄,下面有先祖的祠堂。 你回去慶祝家庭喜事,光輝如同庭階上的芝草。 偉大的賢者雖然身體已逝,但他的精神或影響深遠。 擡頭遠望北來的鴻雁,車子行駛不要遲緩。 願你推崇正確的學問,安慰我長久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是程敏政送別朱熹十世孫燉襲翰林五經博士歸鄉奉祀時所作。詩中,程敏政深情地表達了對朱熹的懷念和對後代的期望。他讚美了朱熹的偉大和對後世的影響,同時也表達了對燉襲翰林五經博士的讚賞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長河、白日、涼颸、冠蓋、都門等,營造出一種莊重而深情的氛圍。通過對朱熹故居考亭的描繪,以及對喬木和先公祠的讚美,詩人進一步強化了對朱熹及其家族的敬仰之情。最後,詩人以「崇正學」作爲對後代的期望,表達了對朱熹理學傳承的重視和對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