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二首

西域當晦時,微月見西北。 元有耶律氏,遂作庚午歷。 斯人非妄者,乃是目所擊。 流沙與昧谷,萬古地不易。 相傳無此語,止謂哉生魄。 天道豈不常,推移在異域。 何得起巫咸,爲我究其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uì):指夜晚或天色昏暗。
  • 微月:指月亮的光芒微弱。
  • 耶律氏:指遼朝的耶律阿保機,他創立了遼朝,竝制定了一套歷法。
  • 庚午歷:耶律阿保機所制定的歷法。
  • 流沙:指沙漠中的流動沙丘。
  • 昧穀: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地名,位於西方極遠之地。
  • 哉生魄:古代天文學術語,指月亮初生時的微弱光芒。
  • 巫鹹:古代傳說中的佔星家,能通過觀察星象預測未來。

繙譯

在西域的夜晚,天色昏暗之時,從西北方可以看到微弱的月光。遼朝的耶律阿保機制定了一套名爲庚午的歷法,他竝非妄言,而是親眼所見。流動的沙丘和傳說中的昧穀,這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沒有改變。過去從未聽說過這樣的說法,衹說是月亮初生時的微弱光芒。難道天道不是恒常不變的嗎?衹是在外域有所推移。真希望能請來巫鹹,讓他爲我們探究這些現象的真相。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西域夜晚景象的描繪,引出了對遼朝耶律阿保機制定歷法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天文現象的好奇和對古代歷法制定者的敬仰。詩中“天道豈不常,推移在異域”一句,既躰現了詩人對天道恒常的信仰,又表達了對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的認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天文歷法的深刻理解和探索精神。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