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處士哀輓
錫山華名宗,系出齊孝子。
居今八百年,代代享蕃祉。
雲礽森玉立,有美時葺翁。
三郎如鼎足,挺挺多父風。
就中承事君,人物更娟好。
起家方有聞,捐館一何蚤。
平生幹蠱意,永夕吾伊聲。
里人感利濟,塾師驚老成。
朅來丁歲荒,大發囷中米。
詔與冠服榮,身抗令丞禮。
君心非樂此,所樂在書巢。
史評著北宋,遺稿存東郊。
臨風嗟若人,曾不躋下壽。
所期到鬆筠,何意等蒲柳。
雖遺白頭父,剩有青年孫。
勉哉光世譜,坐待高君門。
矗矗延祥山,山前下新兆。
中刻太史銘,何如蔡邕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錫山華名宗:錫山,地名,今江蘇省無錫市;華名宗,指華氏家族,以顯赫著稱。
- 齊孝子:指華氏家族的祖先,以孝順著稱。
- 享蕃祉:享受豐厚的福祉。
- 雲礽森玉立:形容家族後代衆多,如雲如礽,森然玉立。
- 時葺翁:指當時修繕家業的老人。
- 三郎如鼎足:比喻三個兒子穩固如鼎的三足。
- 承事君:指承襲家業的君子。
- 捐館:指去世。
- 幹蠱意:指治理家業的意願。
- 吾伊聲:指讀書聲。
- 感利濟:感激其幫助和救濟。
- 囷中米:指倉庫中的糧食。
- 詔與冠服榮:指受到皇帝的詔令和賜予的榮譽。
- 令丞禮:指地方官員的禮遇。
- 書巢:指藏書之所。
- 史評著北宋:指對北宋歷史的評論著作。
- 遺稿存東郊:指遺留下來的文稿存放在東郊。
- 躋下壽:達到長壽。
- 鬆筠:比喻堅貞不屈。
- 蒲柳:比喻早衰。
- 白頭父:指年老的父親。
- 青年孫:指年輕的孫子。
- 光世譜:指光耀家族的譜系。
- 高君門:指顯赫的家族門第。
- 延祥山:地名,指墓地所在的山。
- 太史銘:指由太史撰寫的墓誌銘。
- 蔡邕表:指東漢文學家蔡邕所寫的碑文。
翻譯
錫山的華氏家族,是齊國孝子的後代。至今已有八百年,每代人都享受着豐厚的福祉。家族後代衆多,如雲如礽,森然玉立,其中有一位當時修繕家業的老人。他的三個兒子穩固如鼎的三足,個個都有着父親的英姿。其中承襲家業的君子,人物更加美好。他起家時已有所聞,但去世得太早。他平生致力於治理家業,夜晚則讀書聲不絕。鄉里人感激他的幫助和救濟,塾師驚歎他的老成。近年來遭遇歲荒,他慷慨發放倉庫中的糧食。受到皇帝的詔令和賜予的榮譽,他身受地方官員的禮遇。他的心並不以此爲樂,他所樂的是在藏書之所。他對北宋歷史的評論著作,遺留下來的文稿存放在東郊。面對風中的他,我感嘆他未能達到長壽。他所期望的是堅貞不屈,卻沒想到會早衰。雖然留下了年老的父親,但還有年輕的孫子。努力光耀家族的譜系,坐等顯赫的家族門第。延祥山矗立,山前是新的墓地。中間刻有太史撰寫的墓誌銘,何不如蔡邕所寫的碑文。
賞析
這首作品是對華氏家族一位傑出人物的哀悼和讚頌。詩中詳細描述了華氏家族的歷史和榮耀,以及這位人物的生平事蹟和貢獻。通過對比他的早逝和家族的延續,表達了對其英年早逝的惋惜和對家族未來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鼎足」、「鬆筠」、「蒲柳」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和深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既是對個人的哀悼,也是對家族和時代的反映。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寧國蔣氏山居四景竹屋書巢 》 —— [ 明 ] 程敏政
- 《 小飲於喬諭德家與曰川聯句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刑部郎中陳德修還南京用張汝弼駕部韻 》 —— [ 明 ] 程敏政
- 《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 —— [ 明 ] 程敏政
- 《 九日宿存中家明日與汝彝汰萬同登其屋南感鐘山 》 —— [ 明 ] 程敏政
- 《 立秋前二日遊溪西竹屋馬上次同遊者韻 》 —— [ 明 ] 程敏政
- 《 和李太守憫雨詩十絕 》 —— [ 明 ] 程敏政
- 《 送李士欽尚寶持節冊封楚府次沈廷美韻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