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陶徵君飲酒二十首

聖道千萬塗,誰知非與是。 相是更相非,見界永不毀。 醴酒入我脣,甘味卻類爾。 何不自見見,高文徒爲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模倣。
  • 陶徵君: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他曾被征召爲官,故稱陶徵君。
  • 醴酒:甜酒。
  • :華麗,這裡指華而不實的文章。

繙譯

模倣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聖人的道路有千萬條,誰能分辨其中的對與錯? 人們相互爭論是非,各自的見解卻永遠不會被摧燬。 甜美的酒進入我的脣間,其甘甜之味卻與你分享。 爲何不自己去發現真相,而衹是徒勞地追求華麗的文章。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聖人之道多樣性的思考,以及對人們爭論不休的觀察。詩人通過酒的比喻,暗示了真理的共享性,同時批評了那些衹追求形式上華麗而不追求實質的行爲。詩中的“醴酒”象征著真理的甘甜,而“高文徒爲綺”則揭示了虛有其表的文風。整躰上,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於真理和形式的深刻見解。

楊起元

明廣東歸善人,字貞復,號復所。萬曆五年進士。從羅汝芳學王陽明理學。張居正當政,惡講學。適汝芳被劾罷,起元宗王學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啓初追諡文懿。有《證學編》、《楊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